中山一院举行国家卫健委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11月3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召开,此次会议由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区景松教授主持。

区景松教授从实验室总体情况、年度成果、代表性成果、人才培养、开放性课题、学术交流和社会公益事业等七个方面向学术委员会汇报了上一年度的工作进展,并指出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在文章发表、发明专利、成果转化、新型设备研发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及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教授表示,从整体上来说实验室有较大进步;在科研成果上,实验室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的进展和成绩,希望实验室今后加强与一流的科研团队进行合作、资源整合,以申请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目标继续努力。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丰原教授认为实验室可以完善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在加强无创性辅助循环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有创辅助循环研究。同时建议实验室继续加强内科、外科、基础研究和医工结合等全方面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协同创新和转化应用。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季勇教授在肯定实验室成绩的同时,建议实验室继续加强优秀人才(海外)的引进,助力实验室团队建设和未来的良性循环发展。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张浩教授认为实验室医工结合的底子较厚,增强型体外反搏设备有良好的国内外应用基础,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他建议实验室可以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尝试推广和开拓新的市场。
其他学术委员会专家也对实验室近两年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并对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来源:辅助循环实验室)